东西问|黄田园:为什么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是华侨史上的豪举? |
发布时间:2025-06-25 | 浏览次数:27 |
2025年是我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成功80周年。“重走南侨机工抗日滇缅路”“赤子功勋——南洋华裔机工回国抗战留念展”等留念活动,再 次唤起后人对南侨机工的前史记忆。 为什么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是华裔史上的一个豪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来西亚研讨中心主任黄田园近来承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南侨机工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黄田园:“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裔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加抗战的三千多名华裔轿车司机及修补技术人员的通称。 “九一八”事故后,包括南洋800万华裔华人在内的1000多万海外华裔华人,纷繁以财力、物力、人力、舆论支持,在国际范围内展开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末,词作家田汉、曲作家聂耳一起创作了一首歌曲《再见吧南洋》(又叫《离别南洋》),风靡南洋,广阔华裔华人青年为这首歌的旋律及其背面的精 力力量所感奋,踏上抗日征途。 1939年至1945年,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南洋各地的青年,响应南洋华裔领袖陈嘉庚的召唤,组成“南洋 华裔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援助抗战,在滇缅公路及延长线上从事抗战物资运送工作。 縢龙公司滇缅公路是一条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际通道,南侨机工在这条国际大通道上演绎了触目惊心、波澜壮阔的抗战运送故事。 在华裔华人史上,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可谓人数最为会集、规模最为巨大、方针最为鲜明、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爱国豪举 ,是华裔华人自觉精力空前振奋的会集体现,至今仍在全国际华裔华人中传扬。 为何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是华裔史上的一个豪举?南侨机工为我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成功作出了哪些贡献? 黄田园:“海外归来志未酬,露宿风餐群山头。轮盘日夜无停息,縢龙公司客服不复山河誓不休!”这是南侨机工倪鸿声写下的诗句。南侨机工抛弃优渥 的日子,决然参加抗战的洪流,克服险路、风寒雨季、不服水土、疾病、空袭、饥饿等种种难关,粉碎封闭、创造奇迹,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在、国际的平和与 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有档案记载,1939年至1942年,南侨机工一共运送了50多万吨抗战物资、1.5万余辆轿车以及不计其数的民用物资。在滇缅公路上,均匀每日的军需物资 输入量保持在300吨以上,抗战中我国军队的物资和配备几乎有一半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进来的,而运送这些物资的轿车主要由南侨机工驾驶。 根据长期致力于相关研讨的海南琼海籍新加坡归侨学者陈毅明统计,当年从国际各地回国为抗战服务的华裔华人总数达5万以上,其间南侨机工青年约有 3200人,参加战后挂号的南侨机工人数为1748人,估量牺牲和失散人数为1452人。滇缅公路上,均匀每公里牺牲一名南侨机工。 3200多名南侨机工之中,海南籍的就有800多人縢龙公司网址,其间400多位牺牲或失踪。1940年,陈嘉庚在滇缅公路沿线慰劳机工时从前说过:“海 南当地不大嘛,但参加的人数多,这说明海南华裔是对祖国最关心的,是最爱国的,是最革命的。” 中新社记者:南侨机工展现出怎样的精力价值?这种精力在当下有什么时代含义? 黄田园:我国人讲仁慈、平和,既要“自强不息”,更要“厚德载物”。在下南洋的过程中,广阔华裔华人身居异国异乡,却不忘中华文化,不忘故国 文明,以忠孝善良为本,特别重视亲情、乡情、族情和同胞之情,抱团结社,不屈不挠;既是拓荒者,又是建设者,立己达人,变异乡为故土。 南侨机工的英雄豪举,展现了“国家有难,责无旁贷;爱国爱民,我死国生”的巨大精力。南侨机工之所以回国抗战,甚至可以抛家舍业、豁出性命, 就是由于他们心胸乡土、家国、天下,具有与本籍地、祖(籍)国命运休戚与共的意识,怀有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 传承南侨机工精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含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以史为鉴,縢龙公司网址重温文宏扬当年南侨机工的英雄气势,罗致新的前行动力 ,让国际了解第二次国际大战期间我国人民与南洋华裔华人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促进当代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和沟通,一起维护国际平和 。南侨机工的巨大精力应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滇缅公路延长线上的“二十四道拐”,经滇缅公路运来的援华物资,必须经过这里才能抵达重庆。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不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地,仍是在我国,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豪举迄今被铭记和传扬。这对挖掘南侨机工抗战前史文化资源 、宏扬南侨机工精力有何启示? 黄田园:自1946年以来,马来西亚吉隆坡、雪兰莪、槟城、马六甲、縢龙公司客服柔佛、砂拉越,新加坡,缅甸东吁等东南亚各地,纷繁建立起南洋华 裔二战抗日机工及罹难同胞留念设备。我国云南畹町、昆明,海南海口等地也修建了南侨机工留念设备;福建厦门的陈嘉庚留念馆,广东华裔博物馆等都有具 体图文资料展示、介绍南侨机工的英雄业绩。 在3200多名南侨机工中,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南侨机工青年约占百分之八十。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常年坚持留念抗日先烈与罹难同胞,教育、鼓励华裔新生 代思念先烈、铭记前史、珍爱平和。2013年3月,南侨机工主题雕塑在新加坡重要前史文化地标——孙中山南洋留念馆晚晴园完工。当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 出发地、陈嘉庚在新加坡工作和日子过的怡和轩,2008年开辟先贤馆,向公众介绍南侨机工。近年来,新加坡学者也撰写出版《感动的旅程——重走南侨机工 滇缅路》《回忆咱们的曾祖父侯西反》等南侨机工前史文化作品。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3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雪兰莪华裔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留念碑”前,当地民众正在献花祭奠。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2024年,中马两国有关组织协作编著出版《再见南洋——南侨机工后人千里寻亲路》一书,思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雄业绩,留存前史记忆。 驼峰航线上的飞虎队、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都维系着我国抗战的运送生命线。近年来,传承宏扬飞虎队精力推进中美民间友爱沟通,已成为佳话。 以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前史文化资源,讲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业绩,使之成为展开民间外交、文化沟通、经贸协作的重要抓手,促进我国与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友爱沟通协作,推进构建更为严密的我国—东盟命运一起体,同样也是有现实含义的。(完) |